內政部的實價登錄查詢系統已經在十月正式上線,由於查詢系統僅提供成交案件的「區段」資訊,並未精確到哪一門牌、哪一棟樓的成交價格,讓房價只透明了一半,與民眾期盼的房價資訊「即時、公開、透明」仍有段差距,對消費者來說,實價登錄查詢,心理影響大過實質面影響,實用性並不大。
過去不動產交易價格因缺乏管道了解,猶如瞎子摸象,賣方擔心賣低,買方則害怕買貴。我國在今年八月一日實施實價登錄,想要比照日本、香港、中國、新加坡、英國、法國等國家,讓不動產交易資訊更透明化,但與這些國家相較,台灣的實價登錄只做了半套,內政部將成交資訊「去識別化、區段化」處理,並未將成交價格全都露,民眾想探知哪一戶的成交價格,恐怕還是霧煞煞。
在實價登錄查詢系統未實施之前,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早就定期發布「房地產交易價格簡訊」,可以查到各縣市民國八十九年迄今,各縣市地政事務所訪查到的交易價格資料,資料每季更新一次,每年約新增四萬多筆資料。
國內幾家大型房仲公司的網站上,也有提供內部成交行情讓消費者查詢的服務,然因內部交易受消費者個人條件牽制,以致產生較紊亂之成交價格,一直以來未能產生購屋消費者之共鳴與認同。而住展雜誌數十年來將預售、新成屋建案之合理成交行情,做客觀評估給消費大眾參考,例如上月(十月)實價網曝光,位於大安區的「天昴」其中一戶三樓成交一百三十九萬/坪,該案六月公開,本刊當時即研判的平均行情為一百四十萬/坪,相似度近百分之百。多年前本刊即與台北市不動產數位資訊庫中心合作「建商推案查詢」,以及各大入口網站引用住展房價查詢系統等等,都是民間企業替政府為消費者把關所盡的一分力量。
官網設計仿照民間
十月開始運作的實價登錄查詢系統 (全名是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),這個官網設計幾乎比照民間的房地產服務網規格,主要分成:不動產買賣、租賃、預售屋買賣三大類,民眾不管要搜尋哪類,都可輸入多種查詢條件,如縣市、路名、建物型態、交易總價、面積、交易期間等。也可用地圖搜尋,點選到相關區域,以圈選範圍的方式,就能查到每筆不動產交易標的、時間、總價、每平方公尺平均單價及建物移轉總面積、區段、型態、格局及車位總價等等快速列出成交資訊。還可下載手機APP程式,並提供免費諮詢專線。
其實,實價登錄查詢系統所提供的服務,跟現在民間房地產網站可查詢到的資訊,大同小異,市場人士認為,即使政府不開放實價登錄查詢系統,民眾透過房地產網站,還是可以查詢到附近區域的行情,唯一不同的地方是,申報登錄不實者,將可處以罰鍰,因此,實價登錄查詢公布的不動產交易資訊,對於買賣雙方較有「公信力」。
僅提供區段資訊
然而,官方所公布的實價登錄成交行情雖然較過去為真,但只是「區段」揭露,這和消費者所要的房價資訊完全透明,差距很大。
消費者希望知道自己想要買賣的這棟房子,過去的成交價、貸款成數、轉手情形等,通通能透過查詢系統查得到,以此作為基準要求對方不要亂出價或是亂殺價,但政府為了保護個人隱私,僅提供「區段」資訊,消費者能夠查詢到的只是週遭附近區段的成交行情。
簡單的講,台灣民眾原本想和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香港甚至是中國大陸一樣,想買那個房子,透過電腦,就可以清楚地查過去這房子買賣過幾次及各次成交金額,但是現在卻因去識別化而查詢不到。
消費者買房子的時候,如果不知道真正的行情在哪裡,比較不好議價,也可能買貴,實價登錄查詢雖然多一個管道了解周遭附近房價,但因建物本身條件及建材品質、環境等因素,讓消費者還是很難從周邊行情來判斷,自己想買那個房子合理的房價為何?
對消費者助益不大
舉例來說,同樣位於仁愛路,一個區段內往往就涵蓋了許多個不同大小的建案,每坪售價基準就不一樣。像「帝寶」豪宅每坪二百五十萬以上,但附近的中古大樓,價格可能就不到一半,實價登錄後公布成交行情,也許可縮短你對於周遭行情的探索時間,但仍然不會知道你要買的這棟房子的房價,應落在多少才算合理,因此,現階段所實施之實價登錄查詢對消費者並不實用。
實價登錄查詢系統並未讓消費者更容易探知哪一戶成交價位,而房地產具獨特性,每個物件隨座向、樓層、位置、格局而有不同的價格,房地產任何一筆交易成立,都只是該筆房地產本身的成交價格,與其他物件的關連有限,如果拿來平均或比較,毫無任何意義。所以消費者即使知道週遭行情,只是所謂的「僅供參考」,助益仍然不大。
目前已完成七萬餘件交易資料登錄,但因不動產完成交易後,有一個月的申報登錄期限,加上內政部的查核程序,十月僅開放八月份一萬六千餘筆交易資料供民眾查詢,查詢的資料太少,不具備合理房價的參考價值,令人失望。以台北市為例,八月買賣移轉三千三百十七件,卻只有七百八十筆資訊提供查詢,預估至少還要等半年後,實價登錄才有房價的「區段」參考價值。
由此,實價登錄查詢系統公布的「成交行情」只能供作紙上參考,目前並不能真實反映出消費者想要買的實質房屋本身的行情。消費者擔心房子到底是不是買貴了?房價市場的漲伏與衰退,恐怕還得要靠自己在購屋前多下功夫,參考具有客觀公信力的資訊管道,才能成為房地市場的贏家!
新聞來源:「住展房屋網」www.myhousing.com.tw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